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汉风

泸定桥横今仍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就想起了“飞夺泸定桥”
发表于 2025-11-2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风 发表于 2025-11-24 17:16
抓住扶手前行有问题,那只是一个铁锁链,边上空隙很大无遮挡,下面是滔滔的江水很危险,必须在中间走,否 ...

中间走怎么就安全了呢,空隙就小了吗?
有女人走吗?只要她们敢走,我想我也敢。
想起前年到张家界的天门山,有一段玻璃栈道,我边上比我小的老太太吓死了,闭着眼睛抓住我的手。小样儿,我一点不怕,还就要低头看下面的n丈山谷,掉不下去的,怕啥
发表于 2025-11-2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风 发表于 2025-11-24 08:42
谢谢老兄精彩的点评和大力肯定!向您问好!!

感谢老师友好互通,祝老师万事如意发大财!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歌 发表于 2025-11-25 09:03
看到就想起了“飞夺泸定桥”

是啊,“飞夺泸定桥”中国革命史上的精彩。一幕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晴岚 发表于 2025-11-25 11:09
中间走怎么就安全了呢,空隙就小了吗?
有女人走吗?只要她们敢走,我想我也敢。
想起前年到张家界的天 ...

泸定桥就另当别论了,有专门的安全员看着。
发表于 2025-11-2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泸定桥因红军飞渡大渡河天险的奇迹而可歌可泣,不仅让小童子敬佩不已的是22位勇士(汉风童子没参加)的功德无量,更是赞叹中华儿女智慧与勇气的壮举!300多年前、在缺乏现代机械的清代,工匠们克服激流险壑,完成“冶铁为链、飞索成桥”不可思议的丰功伟绩!

      君不见传统的石拱桥或竹藤吊桥技术几乎无能为力。古人发明了一种极具挑战性但最适合此地形的创举——铁索悬桥。锚固千斤:在河两岸的岩石上,修建了巨大的桥头堡内埋设了 “地龙桩” 和 “卧龙桩” 的锚固铁桩,如同“承重梁”。刚柔并济的13根铁索=9根底链+4根扶链:铁索之间再用铁制“拉杆”(剪刀叉)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坚固而富有弹性的空间网格结构。

      小童子玩过“溜索”、好奇第一根绳索如何过河? 猜想请汉风帅哥用强弓劲弩将带有细绳的箭矢射向对岸必然成功连接两岸!“绳绳相续”逐渐牵引更粗的麻绳、竹索,将万斤铁链拉过去?绞盘牵引:像拉纤一样,将每根3000斤的铁链拉升、绷紧,准确定位.....更惊叹 “熟铁掐丝” 工艺使铁环接口强度极高,不易断裂。历经百年风雨,这些铁环依然坚固如初。 泸定桥是一场人力与天险的终极对话、凝聚了古代工将的精湛技艺和无畏勇气。

      当我们行走在摇晃的泸定桥上,仿佛能穿越三百年的时空,听到那些英雄豪杰的壮丽史诗!
      泸定桥的精确尺寸:桥身全长(铁索跨度)=103米;桥身宽度=3米;
桥面距枯水期河面=14.5米;9根底链每根=890个铁环。13根铁索总重量=40吨。

     103米的长度=25到30层现代住宅楼的高度。其尺寸数据完美体现了它在当时条件下,是如何巧妙地跨越天险,同时又受限于时代技术的工程杰作。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11-27 17:19
呵呵、泸定桥因红军飞渡大渡河天险的奇迹而可歌可泣,不仅让小童子敬佩不已的是22位勇士(汉风童子没 ...

       谢谢老兄!看着老兄提供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向古代的工匠们致敬!向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致敬!!
发表于 2025-11-28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此桥,脑海里立刻出现那强渡的悲壮画面。向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8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芳 发表于 2025-11-28 05:32
看到此桥,脑海里立刻出现那强渡的悲壮画面。向那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致敬!

谢谢宋老师精彩的点评!向您问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28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